念高中
我可以绝对确定,念高中是我人生当中非常糟糕的决定。
我相信一定有非常多的人不认可我的观点,但我不在乎。同时,我完全不鼓励任何人按照我的理念生活,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观念。
压力
我还在念小学的时候,大概每天早上8:00上学,下午4:30放学。
当我升到初中时,每天早上6:50起床铃,晚上9:30放学。
后来上了高中,每天6:30就能听到起床铃,晚上10:50放学。
中饭和晚饭各自有大约90分钟的空余。通常我会花30分钟吃饭(加上拖堂和排队),剩下的60分钟几乎都在写每日作业。
在我身处的土地之上,在这样的安排之下,学生几乎失去了人权。
我所念的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同时严禁携带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所以学生们每天只能花很少的时间去听音乐,也没有机会去逛夜市,他们也对绘画缺乏了解……在这座城市,一处音乐厅也没有,几乎没有人可以有时间阅读哲学,休闲时光也是少得可怜。
那时我花了整整3个月才读完 《刘邦本纪》 。每天能和有趣的俊俏女学生在操场闲逛聊天15分钟,就成了我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根据我自小对于周边环境的观察,大人们总是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没有人在乎这件事——当自己成为了人上人,别人就会成为人下人。为什么一定要当一个坏人,把别人踩在脚下呢?那些因为各自原因而没有继续学业的学生,则会被他们当作“吃不了苦”的反面例子。
正名
事实上,我认为那些“不能吃苦”的人,反而是更加聪明的。因为他们更加敏感,能够体察到这个教育体系下不健康的那部分。也许只是他们没办法表达,正如当初15岁懵懂的我,语言组织能力也远没有今天强大。也许他们观察到了这些:
-
学校对发型的限制是及其不合理的。
- 因为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来,男性才养成了剪短发的习惯,这本质是对清政府以卑劣手段统治底层百姓的反抗。重点在于“忽略不重要的事情,解放思想”。可是今天学校让学生剪短发,在我看来简直就是对军队的拙劣模仿。因为军队的短发是真的有益处,可学校却知其表不知其里。难以想象,100年前的人剪去了辫子,今天的人却在精神上又留起了辫子。
-
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
-
我几乎没有见过老师真正尊重学生。事实上,他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学生。但是一个人可以轻易地对另一个人大声说话,以不容置疑地命令口吻要求他们,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
在十年前,老师甚至可以请学生去家里干活,就像皇帝命令奴才那样。
-
我的父亲就是教师,同时我的成绩也很好。所以当我犯错时,他们常常会给我“开后门”,让我免于责罚。这让我更加心痛了。因为我希望自己和那些犯错的学生一样被惩罚,逃脱惩罚的我简直是个叛徒。也许今天是我逃脱了,但是未来我会在其他地方受罚,会又有“更人上人”的人不遵从规则。
-
-
错误的价值观。
-
他们总是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可是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看下来,“苦”从来不是学习的助燃剂。相反,它很容易浇灭学习的热情。一定有更重要的东西支撑我们前进。在某一个阶段可能是兴趣,过了这个阶段可能是热爱,再过了这个阶段可能是信仰……
-
当社会的普遍风气将“苦”和“学习”高度绑定,谁还会爱学习呢?
甚至大家一想到学习,精神上就已经犁了三亩地了,谁还有精力学习?
-
“学生要有学生样”
我不明白什么是学生样,至今也没想明白。
-
“考上大学就轻松了”
要是对某个领域的努力追求仅仅值得三年的话,那这个领域也太烂了。
-
“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你父母吗?”
我觉得拿他们的血汗钱买学校和书店签了合约的毒教材更对不起他们,要知道每个学期可是有40多本。
-
上述的例子我可以举出来一大堆。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们,也许感受比我更多。可是这种压抑学生天性的教育,早就让他们的大多数没办法自发地表达了。
荒谬
回想高中那段时光,我经历过许多荒谬的事。譬如:
-
因为头发长被副校长挡在学校门口。于是我搬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社区管理条例”、“教育法”……去说明——学校单方面的规定不合理、且不具备法律效应。最终副校长妥协,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学校。正当他们感到无奈,开始接受我的新发型时,第二周我就剪了短发。至少,这是我无声的抗议。
-
在英语课上,偷偷在课桌下用手机查单词。我可以肯定,如果当时被发现,我的手机一定会被砸得粉碎。如今回看这一幕,像是喜剧片段一样。
-
三年的高中生物,只有5本课本(3本必修2本选修)。总字数内容,大概相当于我如今一周的阅读量。考虑这是理科知识,那么四周也足够学完了。但是高中却花了2年(至少在我那时是2年)去学习。甚至大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不对的。
-
每当踏入心流状态,进入学习状态时,就会遇到下课。因为一堂课只有40分钟。然后被迫从中抽离出来。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事实上有些课程甚至需要120分钟去讲,才能建立系统的知识库,让大多数人都完全理解(很多概念需要介绍底层逻辑,而不该草草说明了事)。
-
极其糟糕的睡眠状态,每天只有6个小时的睡眠,还是在8人宿舍里。这严重影响了我的大脑夜间对白天知识地整理。难道学校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吗?总不能是为了赚钱吧?!
-
讨论物理题的我,因为声音太大,被偷偷带手机进学校打游戏的同学呵斥;或是夜里想要早早睡觉赶第二天早自习的我,被不学无术的同学开 party 吵闹得导致无法入眠;又或者是,化学老师赶着回家看《爱情公寓》而敷衍我的提问……
我的麻烦像女孩子罐子里折出来的星星一样多。
好的一面
尽管高中生活对我而言一塌糊涂,但是我仍然反思自己从中学习到了什么?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看到了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们在学习上,比我更有天赋,还比我更努力。更是让我感受到了,真正在学习的人应该有的样子。那是高中之前我不曾理解的。
不过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大概率不要念传统高中。我不会再去做这样的赌注:相信自己有好的室友,好的老师,好的学校,好的经历……
没办法,我总是运气较差的那一个,所以我从来不依赖运气。
也恰好是这些糟糕又痛苦的经历,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反思这一切的原因,也让我在那时接触到的存在主义——我当时思想上的救命稻草。后来开启了我了解“西方哲学三部曲”的征程。所以某种意义上,我是遇上了我的“坏女人 ” 1 了,说明我可能要成为哲学家了!总之,我可以积极一些,也许这是因祸得福。
2025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