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必须是音乐!
困惑
我经常在想:为什么要靠音乐谋生呢?明明这条道路无比艰难。可以肯定,这个生存问题几乎考验过任何音乐家。
我首先想到的是约瑟夫·霍夫曼1。拥有发明家、作家等多重身份,他的未来本更靠近科学。
又或者是青年时期的傅聪2,学琴很晚,又在这片古典乐尚未普及的土地,还经历这个国家如此骇人的一段时期。生活已经那么艰难了,为什么还要学音乐呢?
有时候我也会灰心,想要另谋出路。
自省
我开始反思自己还能干什么。
孩童时期的我,幻想自己可以成为士兵,做一个可以忍耐一切的顶尖狙击手,我要钢铁般的意志,我想要捍卫我身边的一些。随着长大,我意识到这样做不是在拿起武器,而是成为武器。
后来因为我的成绩很不错,我幻想自己可以成为物理学家,像是居里夫人那样!可是总有比我更聪明的人打击着我的自信。同时我感觉到,这些让我十分敬佩的人,在其他领域经常一窍不通,甚至很难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己。即便成为科学家,也会沦为政府或者金主的工具。
我开始向往自由,我渴望成为飞行员。毕竟 《小王子》 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是我最喜欢的法国作家!他的 《风沙星辰》、《夜航》、《战争飞行员》、《南线邮航》……每一本他的书我都读过。光是看着他的文字,在飞机上,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写写画画,就已经给我的思绪构建出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了。可我逐渐从书中发现,重要的是从来不是飞机,而是目的。飞机只是工具。同时我还悲观地发现,今天的时代已经不同了,人们极致功利地计算着成本。每一次的飞行都变得冷酷无情。飞机也不再是飞机。我拼尽全力,也只能成为这台庞大工具上的螺丝丁,失去自我。
我的游戏玩得很好,尤其是“守望先锋”。在2017年的时候,我甚至进了线下的职业战队。而我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新手,再到我做到这一切,仅仅花了7个月。看来我的人生要调转航向啦!我要当电子竞技选手啦!
可当我第一次看到合同的时候,我傻眼了,这根本就是卖身契。那时候的我,知识也并不够丰富,但我隐隐觉得,这种生活一定有不对的地方。
直到多年以后,我能总结出:身边的人都在骂脏话,他们的沟通几乎都弱逻辑性的,并且永远在重复着说了10000次的无聊的话,总是缺乏自我意识……我意识到这是骗局,让人自甘堕落的骗局。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电竞选手。我也只是这些公司的行走广告牌而已。
我必须考虑自己的前途了,生存的压力已经迫在眉睫了!
于是我想,也许我可以去从事电脑硬件相关的工作。毕竟我在15岁的时候,就可以自己DIY组装整台电脑,就像拼乐高那样容易!我还懂得一些相关知识,尽管没办法接触到开发层面,但是这些知识,开一个自己的店,肯定是绰绰有余了。与此同时,我赶上了第二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电子货币矿潮”。这次,我已经有了从中大捞一笔的所有先决条件。
第一次“矿难”的时候,很多人妻离子散,被逼无奈最终跳楼,成为了“空中飞人”。许多的人,买不到正常价格的显卡,他们只是为了打游戏而已啊。在互联网最蓬勃发展的时期,滋养他们的精神的世界被摧毁了,没有人为这种恶劣行径买单。我的第一张“昂贵”的显卡,是花了2000元买的 Nvidia GTX1060(后来使用了2年,在第二次“矿潮”中以2500元卖出去了,我总觉得,自己偷了那个人的钱)。这些算力如果投入到正事上去,AI时代的到来也许可以早几年。
最终,我没有选择掺和进去。因为我认为——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我失去了在年轻的时候实现短暂财富自由的机会,这个决定一度让我穷了很多年。我的父亲,为此额外承担了我好几年的生活费。
我没办法吃自己的心,喝自己的泪。
也就是这段时期,音乐救了我。
音乐
从12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和本地的一个老师学习音乐。话虽这么说,不过基本都是在自学,老师并不太负责。
往后我一直在演奏,因为那是我精神上为数不多的避风港。偶尔也会失去信心,偶尔也几周不练琴,但再过一段时间,我就会乖乖回去继续学习。直到第二次"矿潮"。
这段时期的生活非常艰难。那时我很想买克列门蒂的 《名手之道》 用于练习,引进之后的价格不过50元,煎熬了很久,最终还是买了回来,为此我心疼了很久。今天的我难以想象,连50元都很难拿出来的生活。
不过,都过去了(虽然今天的我还是很穷)。
我从来没彻底放弃音乐的打算,一次念头也没有。
对我而言,我不能没有音乐,我无法离开音乐活着。我也无法想象一个没有音乐的世界。今天许多人对这个行业有一种错误的理解,认为这个领域像是某种谋生的“行当”,就像日剧《四重奏》当中的钢琴家说的 “play just means play”(“演奏”仅仅就是意味着”玩“)。在我看来,有这种观点,钢琴真是白学了。飞机只是工具,重要的是把信件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上3;音乐也是工具,重要的是触碰人类灵魂中光辉的一面。全职音乐家也不过是恰好可以借此谋生罢了。
我至今仍有其他的一些技能,可以让我选择其他行业成为一种可能。或许可以开一家打印店;或许可以做软件硬件评测开发;或许可以当一名摄影师;我同时还是个好厨师,擅长把菜做得难吃……但是我还是选择音乐,必须是音乐。
总结
因为我不够笨,导致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又很敏感,能闻到事物本身背后所散发的气息。所以每当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所得和我想要的有所偏差,我就会立马警觉。这是一种馈赠,也是诅咒。
我一直认为,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任何选择对"自我"的影响,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换句话说——你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我当初成为了士兵,那么也许我已经犯下了几起“暴行”。像是我的士兵朋友,在军队的格斗中落下了永久的伤残,他告诉我这是争夺“荣誉”,可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年轻人永久地伤害了另一个年轻人,没有任何荣誉可言。即便是战争中的斩敌,也不过是残暴的行为,不论这是侵略战还是保卫战。而做到这一切,充其量不过是成为了政客的棋子。
如果我成为了科学家,那么我应该衣品会比今天更烂,并且头发也一定没有今天漂亮。以我对自己的了解,也许进入这个领域的我,也更容易失去伦理底线,像是 《化身博士》 里的杰基尔博士一样。
如果我成为了飞行员,那么我不得不活在“体制”里,做着一些不由自己决定的事,也许是很的坏事。不过应该会有更高的工资,说不定已经有一套很大的房子。不过这个“飞行员”看的电影一定不是很多,也很难经常听 Nujabes 。总之,这个人不会很有趣。
如果我成为了电竞选手,那么把自己学习能力最强的青春时期,拿来做千篇一律的事,我的英语应该会比现在还烂。大概会在自己年纪变大,反应力变慢的时候,被公司俱乐部迅速地抛弃,就像扔掉用过的避孕套一样。然后懊悔自己几年以来,向世界宣传了怎样的价值观。
如果我开了自己的电脑店,那么我应该不得不面临“坑人还是倒闭?”的艰难选择。同时要把自己的未来依托在上游公司的选择上,那我还真是“前途无量”。说不定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已经结了婚。但是这样的我应该会使用 Arch linux ,也许我的老婆已经离开了我,去找一个用图形操作界面的人了(我我我!这个世界的我现在就在用图形操作界面!)。
我想,如果我一定要学习音乐的话,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弹得难听一点。
我不需要担心自己今天卖出去的擀面杖,会成为家暴妻子的男人的趁手工具;我也不需要担心自己建造的大楼,吸干了某个男人浑身的血;也不需要担心自己教授的化学知识,会被学生用来制毒 4……
如果以功利化的角度来看的话,我是无害的人,也是无用的人。
我喜欢这个评价,我一定要选择音乐。
最后,引用焦元浦所著的 《游艺黑白》 中所采访的音乐家 Elisso Visaladze 所说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焦元浦:对读者或新一代的音乐家,您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Visaladze:我想说的只有一句话,如果你真心喜爱音乐,你就应该学习音乐。如果没有音乐你活不下去,你就该走音乐这条路。这无关天分高低。如果你真的热爱音乐,即便天分不高,不能成为大演奏家,还是可以成为顶尖老师,因为热忱会让你不断进步,不断深入。学音乐一定要自发。如果是为了父母或老师而学,音乐就变成监牢,但音乐和监牢无法兼容。演奏者的音乐必须发自内心,必须独立思考,必须以真诚和热情表现,不能有一丝虚假,也不能为了金钱或名声。音乐是无法穷尽的艺术,你一定要对音乐无止尽的爱才可能从事音乐。要认识音乐,不可能只研究音乐作品,还必须尽可能地全面了解各个学科,包括文学、绘画,甚至数学!这实在需要极大热忱。另一方面,人生充满可能。如果不是真心喜爱,就不要从事音乐。每次看到那么多学生在琴房练习,我都在想:“他们真的爱音乐吗?他们是为自己还是老师在练琴?”如果一个孩子一天不练六小时琴,而研究六小时生物或数学,那可能会有多大的成就呀!论及成为音乐家所需最关键的天分,我觉得是对“美”好奇、惊喜和感动的能力,这比音乐才华还要重要。如果对音乐没有真正的爱,不可能会有这种天分;只要你爱音乐胜于爱自己,你就该投身音乐,把音乐当成一生挚业。
2025年9月1日